首批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命名回眸
许祖贤
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主题,国防教育基地则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2007年至2008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在省委宣传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及各地各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我有幸先后负责协调命名了首批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98个)(以下简称国防基地),其中7个被命名为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随后我又首次编印了与首批国防基地配套的《福建国防教育基地》图书(以下简称基地图书),协调开通了“福建国防教育网”,提高了国防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了省内外同行和领导们的好评。回想当初忙碌的工作情景,我既是组织者、亲历者,又是最大的受教育者、受益者。这项工作之所以得到认可,我以为主要源自以下几个原因。
一、省领导高度重视,应是命名工作成功的根本。福建地处我国重点战略方向,区位特殊,责任重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工作。为做好首批国防基地命名工作,2007年下半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等规定,省政府先后召开省长办公会议,几次听取省委宣传部、省国教办的汇报,集中研究首批基地命名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在第一次研究拟命名首批国防基地时,省长就指出:“这项工作很重要,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反‘台独’军事斗争一线,环境特殊,凡是能命名的都要命名”。我记得,会上他就亲自点了几个方案以外的具体名单。后来,在省委常委会研究时,省委书记在审核拟命名国防基地名单后,又提出了与省长类似的意见,并在会上又亲自推荐了几个新的拟命名基地的名单,并指示职能部门要对拟命名的对象再次进行梳理。随后根据省委常委会精神,省政府分管领导专门召集宣传、党史、文物、国教办等省直部门参加预选会,我们把福建文物名录好几百个名单,从头到尾反复翻了几遍,并从中筛选出部分拟命名基地的名单。通过省长办公会议和常委会的研究,拟命名首批基地的数量从起初职能部门提交省长办公会议研究的三十几个名单,到最后正式确定名单时,数量突破原方案的两倍多。拟命名基地名单确定后,省政府于当年11月印发了通知,公布了首批国防基地的具体单位。我记得,2008年4月25日下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双拥办、省军区政治部和福州市政府五部门,在武警福建边防总队教导大队举行了首批福建省国防教育命名授牌大会,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领导出席,并为首批被命名国防基地的单位代表授牌、颁发荣誉证书。随后省领导带头现场观摩军事科目表演,进行轻武器射击,参观部队内务等。在编印基地图书时,省委领导又亲自审核并作序。以上这些,让我深刻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强烈的政治意识、国防意识和宽阔的战略视野、严谨的工作作风。省领导的远见卓识和担当精神,使我们机关人员深受教育、鼓舞和鞭策。
二、全力彰显福建省的特色亮点是命名工作成功的关键。在命名首批国防基地工作中,福建省委宣传部会同省国教办在严格标准条件、开展调研论证的同时,着眼福建特殊区位,充分挖掘福建省革命历史资源和红色资源,使首批国防基地命名努力实现全方位、广覆盖,数量多、类型全,特色鲜明,功能多样。既有著名的红色旧址“古田会议纪念馆”、藏品丰富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又有民族先贤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击倭寇、郑和下西洋的遗址,还有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纪念馆、驻闽部队军史馆和各种现代化的军训机构,以及抗日英烈纪念园等重要场所。其中,不少场馆是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和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知名度高、影响大。所有基地信息在福建国防教育网可随时查阅。2010年国家国教办在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进行全国国防教育“主题公园”试点工作,省宣分管领导陪同国教办调研组到现场调研指导,我们的试点工作经验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国防教育基地命名仪式
首批国防基地的命名,丰富了国防教育载体,拓展了国防教育内涵,扩大了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阵地作用。同时,努力做到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的特殊区位相协调,与福建丰富的红色资源相适应,与福建是全国唯一双拥模范城“满堂红”省份相匹配。
三、基地图书内涵丰富、资料翔实应是命名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基地图书虽印发十几年了,但我们认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资料翔实,对国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图书有四大部分:1.省政府关于命名首批国防基地的通知,公布了98个基地的名单。2.国家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名单,公布了7个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单位。3.公布首批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名单,并对98个基地进行了全面介绍,多维展示。4.附录,主要有三个内容:一是重要文献3篇:毛泽东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诗词3首(《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我们认为,其中,前面两篇重要文献,不仅在我党我军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在新时代对于推进党建创新发展和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首诗词充分体现了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那种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和扭转乾坤的战略定力,那种对胜利和实现党的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态度。二是重点介绍3篇:《林则徐简介》《郑成功与台湾》《中国船政文化》。我们感到,这些重点介绍,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值得学习宣传与弘扬传承。这些对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三是重要文章5篇:《指引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丰碑:古田会议决议》《古田会议精神与我军履行多样化任务的使命能力》《试论林则徐海防思想中的“重民”意识》《福建船政和近代中国海洋军事观的变革发展》《船政文化是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这些重要文章主题突出,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资料翔实。对于我们深化对“古田会议”重要历史地位、作用的认识,对于全面了解林则徐对近代中国发展的影响和海防思想,对于全面了解福建船政对中国近代科技和海洋发展的重要贡献,都有重要的参考借鉴和思想启迪作用。
国防教育基地图书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讲师团原副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