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召开六届三次会员大会
星辰常岁序,文化永传承。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会员大会。4月17日,研究会在福州举行第六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阮诗玮出席并讲话。
大 会 现 场
出席大会的领导和嘉宾还有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陈荣春,福建省文联主席、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陆开锦,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卓兆水,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福文化研究院院长马照南,福建省作协主席、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毅达,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福建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吴益坚,省社科联学会部主任康蓉晖。研究会副会长张锦贵、陈锐、游炎灿(兼秘书长)、陈本育、刘伟泽、徐德金、张学勇、朱文、孔海钦和监事长薛菁等也出席大会;到会会员140人,超过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陆开锦主持会议
马照南作工作报告
大会由陆开锦同志主持。马照南作工作报告,召开理事会议选举增补副会长和通过新会员入会申请,阮诗玮副主席发表讲话。
马照南在工作报告中,把研究会自六届二次全会以来的一年工作成绩归纳为十个方面:一是召开了第六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增补了4位副会长和7位新会员;二是继续推动福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举办福文化走进政和系列活动,组织召开第三届福文化论坛和编辑出版《福文化的时代价值》论文集,组织翻译出版《福文化概论》和编纂《世界福文化》两本书,开展“福”文化品牌蛇年生肖 IP 和宣传口号“福海扬帆,福行天下”征集活动,参与组织创作杂技剧《等雨来》和歌舞剧《福秀》;三是深化朱子文化研究和宣传,参与第六届“考亭文脉奖”和第三届考亭论坛,参与主办第八届闽台书院文化交流活动;四是组织作家队伍深入到政和、松溪二县开展“走进八闽旅游景区”采风活动,还与省文旅厅联合开展2024-2025年采风创作出版“海丝起点·清新福建”高品质文旅丛书活动;五是继续与闽江学院共同办好《炎黄纵横》刊物,全年出刊6期(双月刊);六是参与组织召开第二届闽台青草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六届海峡百姓论坛•龙岩分论坛等大型文化学术研究活动;七是新增南靖炎帝神农殿、宁德市蕉城区神农宫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授牌成立的“炎帝文化传习基地”;八是推进闽台文化、福建海洋等题材的学术研究和编撰工作,完成《闽台文化大辞典(增补本)》200万字文稿和《福建海洋精神》《南岛语族史前文化》和《亲历——福建宣传文化的个体记忆》第十辑、《印迹》第二辑的编撰任务;九是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如“书香润军心·共筑强国梦”向驻闽部队赠书、海峡两岸纪念林慎思诞辰118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相关文化活动;十是联合办好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福地炎黄”公众号全年推送文章289篇,开设专题24期,新增关注853人,“福建炎黄纵横”网站(www.fjsyhzh.com)推送1888篇,现总篇数达13580篇。马照南最后重点回顾了这一年研究会党建工作和自身建设,介绍说这一年主要是针对研究会换届后领导班子和会员队伍的变化,相应地加强了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倡导和坚持支部书记带头深入基层和协作单位讲党课、文化课制度,创设了与省委宣传部、文明办的有关处室党支部举行联学共建活动,积极协同研究会、福文化研究院开展向驻闽部队赠书和纪念方志敏、林则徐等红色文化活动。
阮诗玮发表讲话
阮诗玮副主席在讲话中,首先充分肯定在过去的一年,研究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省政协的领导下,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丰富的成效,尤其是文化研究工作的政治性持续强化,研究会的团体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文化传承和传播工作丰富有效开展。他还特别转达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彥对研究会同志作出的“真心实意、真才实学、真抓实干”的肯定和评价。
对于正在步入“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的2025年,阮诗玮提出四点意见和要求。一要坚持政治引领、思想引导。他指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是研究会重要使命。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的发祥地,我们更有感情、更有责任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要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文化思想。毛泽东同志在福建首次提出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第一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来闽考察,在南平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作出“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就是“第二个结合”。“两个结合”打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之间连绵不断的的关系,打通了作为“魂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作为“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思想文化生命体。我们要全面学习领会,既准确理解其中的重要概念,又加强系统性、整体性把握,领会核心要义,明确实践要求,做到学有所悟、融会贯通,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拓宽文化研究视野,提升文化研究高度,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二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积极围绕生动的闽学文化脉络开展研究,即前闽学、闽学、后闽学、新闽学(现代闽学),将闽学精华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使之转化为更具时代活力的闽学学术新架构。要深入研究朱子文化、船政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海洋文化、妈祖文化、闽南文化、侯官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文化、闽台文化等特色文化,推出系列研究成果,为新福建建设提供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要继续开展福文化走进系列活动,坚持每年打造如“福海扬帆、福行天下”等福文化IP,围绕福文化内涵挖掘、品牌打造、资源利用、对外传播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一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更好地赋能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办好办优《炎黄纵横》杂志,体现“信、达、雅”办刊特色,构筑学习交流和理论实践的成果展示阵地。继续开展“走进八闽旅游景区”采风活动,编写“海丝起点•清新福建”系列文旅丛书,更好地为发展文旅经济服务。努力办好“中华文明更新与中国式现代化”等论坛,联合举办第三届闽台青草药文化学术研讨会、“两岸书院论坛”“朱子文化论坛暨重走朱子之路”等文化交流活动,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服务。
分组讨论现场
三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研究会近期正持续编写《亲历》一书,记述福建宣传文化的脉络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尊重客观事实,敢于坚持真理。要发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和严谨工作方法,不断锤炼分析思考问题的真功夫、细功夫,持续提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能力水平。坚持实事求是搞研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把实践优势、专业优势、组织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形成上下互动、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在深入实际中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把大量的、零碎的材料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推出系列研究成果,为社科强省、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构建中华文化的新高峰。
四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一方面,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特别要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打造文化宣传模式的“升级版”。我们要认识到,文化传播的创新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堆砌,而是深层的文化转译。比如,当代年轻人以动漫短视频回顾历史事件、以新潮IP来展示古人形象、以电子音乐重构古琴韵律,以服装设计展示传统服饰,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一场持续的文化再造,让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活态传承"。另一方面,在研究会的业务工作中也要坚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探索研究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更好地发挥研究会的作用。当前AI人工智能正飞速发展,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大幅增强,要推进文化研究成果数字化,争取更多研究成果能够信息化上网、得到AI信息挖掘采用;加强研究会网站、公众号的内容建设;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更好地发挥研究成果转化利用。
颁发院长、副院长聘书
在这次大会上,还进行了向福文化研究院、朱子研究院、游酢研究院、黄幹研究院院长、副院长颁发聘书等环节。(毕耕/文;蔡戎、瑜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