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西门派 寿山石雕刻形成的艺术流派。清代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福州西郊凤尾乡的潘玉茂,以刻制印章为业,善刻寿山石章印纽。继承康熙年间(1662-1722)周彬印纽技法,善作深刀雕刻,对古兽、博古、薄意、开丝、边款等,均有很高造诣,并将技艺传授其堂弟潘玉进、潘玉泉,形成潘氏雕刻流派。继之,潘玉进传艺林文宝、陈可应、陈可观等,林文宝最有成就,被誉为“钮工巨擘”,陈可应传林清卿等。其雕刻以印章文玩为主,采用兽钮、薄意、浮雕、博古、平首线刻手法,具有依势造型,重于传神,纯朴浑厚,修光善用圆刀,不留棱角,玩摸顺手等特色。后人称为“西门派”艺术。潘玉茂被誉为“西门派”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