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 10:5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说两·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战文艺

 

汪毅夫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全国各民族一切抗日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制定的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也是抗战文艺(包括抗战文学)取得辉煌战果的保障。

《山西抗战文学史》(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开篇的《绪论》就讲统一战线:“山西统治当局阎锡山迫于当时的抗日形势,为了保持他对山西的统治,遂采取‘联共抗日’‘守土抗战’的政策,与中国共产党结成特殊的统一战线,邀请共产党人薄一波等回山西‘共策保晋大计’,要求中共派全权代表秘密驻节太原。薄一波等直接领导的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组织和发动群众,举办各种形式的训练班,为以后的抗日武装斗争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在这种形势下,山西的抗日救亡文艺运动得到迅速的发展”,并指出:“山西的抗战文学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爱国抗日文学”。

与《山西抗战文学史》的作年同一时期,我在1986年12月写的《东南地区的抗战文艺》(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简要描述福建抗战文艺的轮廓。在我看来,福建的抗战文艺首当推重和强调的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战时的东南一隅,出现了以永安为中心的抗战文艺的繁荣局面。这一局面的开创和支撑,赖于国共双方的诚意合作和各阶层文艺工作者的同心勠力;这一局面之终被破坏和葬送,则罪在国民党顽固派及其帮闲文人的执意反共,同室相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内愿意抗战的上层分子对于东南的抗战文艺做过有益的工作。这些工作至今还为人们所记取。在抗战初期,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任用进步作家黎烈文为改进出版社社长。黎烈文接受省内外各阶层文艺工作者(其中包括中共东南局文委书记邵荃麟)参加改进出版社的笔政和编务,陈仪是认可的。1940年4、5月间,邵荃麟被浙江国民党顽固派通辑。在黎烈文的劝说之下,陈仪同意邵荃麟、葛琴夫妇居留永安。对改进出版社所出《现代文艺》,陈仪也亲自尽过保护的责任。1942年接替陈仪主闽的刘建绪,也采取过一些开明政策。如任用国民党左派人士程星龄为省政府秘书长,出资支持东南出版社的创建等”,“1941年8月,国民党顽固派曾在永安《大成日报》、《民主报》联合版上刊登连载文章《论所谓统一战线》,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思想进行歪曲和诋毁。但是,东南各阶层抗日文艺工作者莫不受到统一战线思想的感召。《改进》就曾载文颂扬国共合作的伟大意义。建阳《文艺评介》的《发刊词》也指出:‘正如每一个国民每一个青年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民族战士一样,每一个文艺青年,每一个文艺工作者,也同样的都是文艺战线上的战士’”,“东南的抗战文艺是国共双方、各阶层的抗战文艺工作者共同扶植的。可以肯定地说,若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便无东南抗战文艺的存在和发展”。

山西的抗战文学、福建的抗战文艺,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我们看见的历史事实就是如此。

附带言之,郑波光教授,于1992年1月寄赠他参编的《山西抗战文学史》一册,这书我珍藏至今。近从同窗好友、集美大学朱宝荣教授得知,郑波光教授1992年3月从山西调回福建,曾任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郑波光教授比我年长,是我的师辈。虽然不曾见面,我当于此恭敬地说一声“郑老师好”。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