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6 00:1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说两岸·

光绪帝为台湾宫庙封神颁匾

汪毅夫

 


光绪帝为台湾宫庙封神、颁匾,一一记于《清实录》:

1.光绪元年(1875)正月十日,以保护城池,敕封台湾嘉义城隍神封号曰“绥靖”;

2.光绪元年(1875)四月十三日,以神明显应,封福建台湾海神封号曰“敷仁”;

3.光绪七年(1881)十月十五日,以神明显应,颁台湾各属天后庙匾额曰“与天同功”;

4.光绪十二年(1886)正月初七日,以神灵昭著,颁福建澎湖城隍庙匾额曰“功存捍卫”;

5.光绪十三年(1887)二月十七日,以神灵显应,颁福建台湾嘉义县城隍庙匾额曰“台洋显佑”;

6.光绪十三年(1887)二月十七日,以神灵显应,颁福建台湾嘉义县龙神庙匾额曰“海屿昭灵”;

7.光绪十三年(1887)二月十七日,以神灵显应,颁福建台湾嘉义县天后宫匾额曰“慈云灑润”;

8.光绪十三年(1887)八月四日,以神灵显应,颁福建台湾新竹县城隍庙匾额曰“金门保障”;

9.光绪十三年(1887)八月四日,以神灵显应,颁福建台湾新竹县龙神庙匾额曰“泽普瀛濡”;

10.光绪十三年(1887)八月四日,以神灵显应,颁福建台湾新竹县观音庙匾额曰“大海慈云”。

上记资讯,可以引出多种话题。我想从个人的学术经验谈一个学术问题。

1987年起,我追随福建的一众学者(包括福建社会科学院同事杨彦杰)投入闽台关系(包括闽台文化)研究。研究中,杨彦杰指出:“清代闽台两地虽然有某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但从根本上说,这只是两岸人员流动的一些现象而已,直至1895年日本人占领台湾以前,台湾一直处在福建文化的强烈影响之下,两岸文化是一体的。这种文化一体的关系,主要是由于大陆向台湾不断移民;同时也由于两岸长期同属于一个行政体系,政治制度相同,官方提倡的意识形态一致”;我也在研究“制度史视野里的闽台关系”时认识到,闽台关系以及粤台关系、浙台关系等,各是地方同地方的关系,各是台湾同大陆关系的一个侧面。只有清代京台关系研究可以直接揭示清代台湾同大陆关系的核心部分:台湾同中央(清廷)的关系。

在清代台湾同大陆关系问题上,长期以来“台独”分裂势力就“清政府是外来政权欺压台湾人” 炒作、造势,影响相当恶劣。对此,不据实描述和论述清代京台关系、中央(清廷)同台湾的关系 ,无异于放弃话语权。

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有完成北京市社科“十一五”规划课题《台湾会馆与同乡会》的学术成果和学术经验,现在又有研究《清至民国时期京台关系研究》的规划。作为退休多年的老年学者,我愿从旁予以学术上的协助:本文及近日已发表的《乾隆帝与台湾“番社”》,或有可供北京市台联学术团队参考的思路和资讯。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